山河入怀|91视频 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赴山西艺术考察圆满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5年10月17日 18:10
赴山西艺术考察
翻开这部名为山西的典籍
页页是山河落笔的注脚
秦晋之好是流传的序章
大唐气象是鎏金的篇章
汾河泼墨,高原为纸
此处天地自成格律
我们在风中聆听
那穿越千年的浑厚回响
以山河为课堂,以古迹为教材。这个十月,91视频-国产av-av视频 2024级环境设计专业同学在白磊老师的带领下,赴山西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。四天虽短,却足以让年轻的灵魂与千年的文明相拥,让设计的思维在历史的沉淀中焕发生。
木沟的史诗与自然的狂想
万荣飞云楼
不用一钉一铆,全凭榫卯相扣。这座“中华第一木楼”以它错综复杂的斗拱,向我们诉说着古人如何用木头书写建筑的诗篇。每一根梁柱,都是力与美的完美平衡。站在飞云楼下,抬头是明清的云,低头是当代的影。七十二根通柱撑起的不仅是楼阁,更是一个民族关于建筑智慧的全部想象。
黄河壶口瀑布
当轰鸣声先于画面抵达耳膜,当水雾在百米之外就沾湿衣襟,壶口瀑布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着它的存在。黄河在这里收束了千里奔流的豪情,将所有的力量凝聚成一道金色的飞跃。站在观景台上,同学们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什么叫"黄河在怒吼"——那不是风景,那是大自然在用最原始的方式,展示着令人敬畏的伟力。
琉璃的光影与悬塑的禅意
广胜寺
沿着青石台阶缓缓而上,广胜寺的宁静渐渐洗去了尘世的喧嚣。同学们跟随白磊老师的脚步,细细观摩寺内的每一处细节——从殿宇的梁架结构到檐角的雕饰,无不体现着古人的匠心独运。在这座千年古刹中,大家不仅领略了建筑的庄严,更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宁静力量。
观音堂
(同学们在认真听讲解)
推开观音堂的木门,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。殿内满布的明代悬塑令人目不暇接,五百余尊彩塑人物层层叠叠,营造出一个极尽繁华的佛国世界。在老师的讲解下,大家才明白这些悬塑的珍贵之处——它们不仅工艺精湛,更难得的是保存完好,让后人得以窥见明代雕塑艺术的巅峰成就。
峡谷的韵律铁铸的永恒
太行八泉峡
踏入八泉峡,便走进了太行山最为雄浑壮丽的山水画卷。这里被誉为"太行第一雄峡",因峡谷中同出一地的八股泉水而得名。南北绵延11公里的峡谷,最大落差达1100米,造就了"抬头如张家界,低头似九寨沟"的独特景观。在这里,北方山川的壮观与江南秀水的柔美完美融合,每一处景观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。
铁佛寺
隐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的铁佛寺,是一座创建于金大定七年(1167年)的千年古刹。其名源于寺内"以铁为骨,用铁造型"的独特塑像工艺,虽历经沧桑,仍保留着金代建筑手法与明代彩塑精髓。这些彩塑不仅是明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,更因其大胆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成为研究中国古代雕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。
文明的索引与居民的智慧
晋城博物馆
这里是晋城千年文明的会客厅。从史前遗迹到明清遗珍,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辉煌。系统性的展陈将散落的历史串联成清晰的脉络,犹如一把钥匙,为访客打开理解山西文化的大门。
天官王府
(同学们冒雨参观)
四朝建筑在此共生,官宅民居相映成趣。层层递进的院落诠释着传统礼制,精雕细琢的构件彰显着营造智慧。这里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活态展场,更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立体史书。
山河入梦,此间长存
四日行走,八个坐标,我们与山西的故事在秋色中渐入尾声,飞云楼的斗拱还映在眼底,壶口的轰鸣仍萦绕耳畔;广胜寺的琉璃光华未散,观音堂的悬塑犹在眼前;八泉峡的水色沁人心脾,铁佛寺的庄严刻骨铭心;博物馆的珍藏令人沉思,王府院落的气度让人流连。
这片土地给予我们的,不仅是风景与古迹,更是一种心灵的滋养。在山河之间,我们学会了聆听大地的呼吸;在古建之中,我们读懂了时光的密语。每一次驻足,都是与历史的对话;每一次凝望,都是与文明的相遇。虽然行程已尽,但山西的印记将永远烙印在心。带着这份厚重与美好,我们继续前行。相信在未来的某天,当记忆的闸门打开,这段秋日之旅依然会如初见时那般鲜活、动人。
山河不老,情谊长存。山西,我们后会有期。
注: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